2015-05-26 1711次浏览
丝绫堆绣(布贴)起源于隋唐时期的洛阳宫廷补绣,后经河洛地区的民间巧妇绣女通过言传身教和口耳相传,传承留存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丝绫堆绣用材十分讲究,大多采用软缎织锦堆贴,因为其原材料以布料居多,因此在洛阳地区民间俗称为“布贴画”,又称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和拨花。
堆锦是洛阳民间巧女、刺绣能手在长期的丝绫堆绣实践中,融合了传统民间剪纸、刺绣、壁画、国画(工笔画、人物画)等工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布饰手工艺,创造出具有浓郁地方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的丝绫堆绣(布贴)作品,其画面具有浮雕感和层次感。色彩丰富鲜艳,剪贴边线明朗整洁,题材丰富多彩,具有木刻版画的刀工特点,具有浓郁的河洛地域文化气息和生活气息。
制作者王耐萱女士祖籍偃师市老城,现年78岁,母亲寇建祥(生于1909年)和姑姑王云是当时偃师县远近闻名的丝绫堆绣高手和刺绣能手,寇建祥女士从小就跟从其母亲寇建祥和姑姑王云学习丝绫堆绣技艺。在她们的言传身教下,王耐萱女士很快就熟练掌握了丝绫堆绣技艺,并能长期从事堆绫艺术创作,至今已历60多年。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