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本馆介绍
组织结构
人才队伍
馆舍风貌
联系我们
文化动态
最新公告
文化快讯
群文交流
党务公开
艺术活动展演
文艺演出
展览展示
志愿者团队
文化讲坛
公益辅导培训
馆内动态
县区交流
民间艺术
最新动态
项目简介
传承人
公共文化
群众文化数据库
非遗文化数据库
总分馆互动平台
志愿者报名
预约课程
在线留言
百姓文化云
志愿者团队
+更多
文化馆志愿者分队
最新公告
+更多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
2023年度洛阳市文化馆(洛阳市艺术研究所)单位…
“咱村有戏”——戏曲好声音活动询价采购 结果…
“咱村有戏”——戏曲好声音项目询价
河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展演作品《书说洛阳》(…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询价采购结果公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膏药(杨氏沙园膏药)
具有百年历史的杨氏沙园膏药,是植根河洛中医药文化这片沃土中的民间医药。2010年2月被洛阳市人民政府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9月9日公布为“河南老字号”。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转秋(孙氏十六挂转秋)
孙村孙氏“十六挂转秋”据孙氏家谱记载和口传,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多次搭于宫中,洪光年间,洛阳福王府总管孙正,命其侄,孙师鲁(后军都督府),把十六挂转秋搭建后宫,端部悬挂十六个宫灯,夜间王妃,娘娘,王孙一坐,秋千一动,真让人心旷神怡,游乐…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南无拳
南无拳是由道教南无派创始人、全真派“北七真子”之一的谭处端1174年创建于洛阳的一套养生拳法。受道教“隐秘单传”思想的影响,南无拳历经800余年风雨,单传秘授流传至今,传承地为洛阳-南阳-洛阳-海南-洛阳。新中国成立后,南无拳第二十九代传人师维新曾…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三弦铰子书
三弦铰子书”是流行于汝阳乃至豫西山区较早的一种传统民间曲艺表现形式。据老艺人秦德成叙述:祖父秦天成(清道光年间人)之前一辈老艺人们就在铁炉营敬起了“三皇社”,并说书祭神。由此可见,在17世纪中叶这里已有人说唱“三弦铰子书”了。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抬阁(东蔡庄高台故事)
东蔡庄高抬“故事”是源于明朝中期的偃师邙岭乡东蔡庄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因人物造型多以戏剧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为原型,故名“故事”。又因扮演者多被巧妙地固定在高高的一枝花上,下有八人抬架行进,又名“高抬”。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竹马舞(苏羊竹马)
苏羊竹马兴起很早,主要以心传口授传承,何时起源已无据可查。相传,其内涵来源于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卓越的军事才能,将其用于作战的阵法逐渐演变成民间传统的舞蹈形式——跑竹马。
所属类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15-04-29]
«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
51
下一页»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8689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302000126号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