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导引术

2015-05-27 1720次浏览

   《易筋经》是以修心为基础,通过积气之法,达到增强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实现防病抗衰之目的的一门学问。

一千五百年前在少林寺发现《易筋经》,清康熙八年,由少林寺永化堂第五代弟子宁公,法名超宁,号天法,把《易筋经》传入登封阮村后,代代相传,如今已传至九代,第九代弟子孙宗懿,伊川县孙村人,对《易筋经》防病抗衰机理有较深研究,经三十多年努力,用易筋经破译了马王堆养生术,又用马王堆养生术解读了易筋经,所撰写的解读其经文及实践应用的系列论文已发表在《中医学报》、《河南中医》及论文集。

《易筋经》是以积气为主的内功心法经典,通过炼筋、炼膜、炼气至守中而达积气,即“守中者,专于积气也”。积气一词源自《马王堆医书·治八益》,是修炼马王堆养生术成功的标准。孙宗懿用《治八益译文质疑》、《治八益功法原理》及《从房室养生论治八益》三篇论文,对功理、功法及功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祥细论述。其入门十二式,韦驮献杵第一、二、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收势;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易筋经》本源于《马王堆医书》,它不仅继承了马王堆养生理论的精华,更是集佛、道、儒、医养生文化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少林气化理论,这不仅是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同时也为其防病抗衰确立了依据。其入门十二势,不仅简单易学,并经历代不断补充、完善、流传至今。

《易筋经》由于其功效显著而倍受社会关注。自清乾隆至今已有不少学者论及此书,特别是在被选入国家健身气功新功法推广后,研究其功效者更多,然而对其理论研究者则较少,究其原因,是对其功法原理及功法的实践应用知者甚少,故对其功法原理及实践应用的解读犹显珍贵,我们需通过建档、保存、宣传和传承保护等有效手段,继承《易筋经》功法原理及实践应用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8689号-1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