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

2015-05-27 1864次浏览

       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是保证五更太平丸药品质量的技术核心,是治疗肺痨及咳喘疾病的传统药物。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起源于清末民初(1911年),形成于杨振清创立的“四知堂药店”。以疗效独特,“专治老少咳嗽,天下驰名无二家”而家喻户晓。该工艺以师徒相传的形式代代相传。1930年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传承人杨振清将秘方及制备工艺加入洛阳药业公会制药研究所(民生药业集团前身),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企业随几经变迁,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乃经久不衰。

 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地处中华文明的摇篮---河洛流域。洛阳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我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时长达1500余年。十三朝古都的文化积淀,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河洛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书记载;炎、黄二帝的母族及“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南部的河洛地区。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皇莆谧的《针灸甲乙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中医药名著都成书于河洛地区,龙门石窟的药方洞是洛阳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标志。

 1911年医家杨振清在山西运城创立四知堂药店,同时创制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1928年四知堂药店迁入中原重镇洛阳北大街。开始了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的传承。1931年杨振清献出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转入洛阳药业工会研究所,1954年改名为洛阳民生制药厂,1997年改制为洛阳民生药业有限公司,2010年改组为民生药业集团。

 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由医家杨振清于清朝末年(1911)沿袭古方创制,至今有100余年,经历洛阳民生药业几代人的传承,是这一古老的工艺技术得到发展,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绰药母子技法,在中医药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从而促进了中医药丸剂制备工艺的发展,是中医药丸剂的质量技术标准得到了较大提高,该制备工艺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保护和传承五更太平丸制备工艺在当代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8689号-1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