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1669次浏览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胞弟,周成王的叔父,西周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被后世奉为第一圣人——元圣。
周公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他的“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政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儒家思想中的基本学说“礼”、“仁”这一重要概念就源于周公。孔子“入周问礼”这一历史典故,真实地记录了孔子向老子学习周礼的史事。周公一生的政绩在洛阳,《周公解梦》的发源地也始于洛阳。
《周公解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民间广泛流传。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对于梦的认知,可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解释既不同,但对梦的神秘性却是认可的,认为梦既虚无缥缈,又真实可见。人们对于梦的研究从《周公解梦》说起,已有三千年的历史。
历史文献中对梦的记载,最早见于《左氏春秋》。民间成语中广泛流传的“黄粱美梦”的典故,出于唐《枕中记》中,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梁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这一记载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周公解梦》是周公对人们梦幻的一种解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周公解梦》版本众多,周公庙里的《周公解梦》只是其中的一个版本。中国印刷术发明之前,《周公解梦》在民间的传播主要以手抄本的形式,众口相传得以保存下来,这也是《周公解梦》版本众多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安阳殷墟出土甲骨卜辞看,商殷重占卜。时至周代,周礼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考工记。从《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79年影印)之《周礼注疏》可知。春官伯设有大伯、卜师、龟人、箠氏、占人、簭人、占梦、目氐祲诸官职。
天人合一,天地感应是中国古代人认识世界的哲学观,西周时期遗留下来的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卜辞,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梦兆吉凶的。对梦的无法解释,以及梦后一一对应的事实,让古人相信,梦是能预兆吉凶的,梦可以给人们带来某种暗示。时至今日,尚有很多人相信梦,相信梦会给人带来某种暗示。相信梦会给人带来吉凶。希望每当做梦之后,能有个解释。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