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氏腹部推拿

2015-05-26 4663次浏览

推拿是人类应用最早的治疗方法。是我国中医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多次出现带有推拿符号的文字。《黄帝内经·素问·宜法方宜论篇》讲:“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地多萎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由此推论,现代学者认为按摩推拿之法始出于中原大地的河洛地区。

鲁氏腹部推拿在鲁家的历史已无文字记载,仅凭人们口头相传。

据鲁氏腹部推拿第四代传人鲁淑娥讲:第三代传人鲁玉珍(鲁淑娥的姑姑)说:鲁氏腹部推拿的手法是鲁玉珍的爷爷鲁元吉传下来的。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鲁元吉继承家学,以行医为业,游方行医于河洛各地。但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百姓非常贫苦。鲁元吉发现有些患者拿了药方也无钱买药治病,于是他就用鲁氏腹部推拿之法治好了不少病人。后鲁元吉夫妇将此术传给了儿子鲁广德和儿媳鲁杨氏(杨玲),鲁广德夫妇又将此技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鲁金铨和女儿鲁玉珍。鲁金铨和鲁玉珍是鲁氏腹部推拿的第三代传人。

鲁玉珍出嫁后,在其婆家开设推拿门诊,号“鲁氏妇孺推拿”,受当时封建思想和社会风气影响,只诊治妇女儿童。由于医术精湛,口碑颇佳,一时患者盈门。鲁玉珍又将此技术传给了女儿王栓子和侄女鲁淑贞、鲁淑娥(鲁金铨的两个女儿)。

1969年,王民集先生前往洛阳,拜鲁玉珍老先生为师,研习鲁氏腹部推拿。王民集先生1971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坐诊,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医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中国疑难病研究协会第二届客座教授、中国针灸学会耳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导报》杂志社特约专家、河南省针灸学会理事、河南中医学院针推学院(三附院)基础部主任。

王栓子、鲁淑贞、鲁淑娥、王民集是鲁氏腹部推拿的第四代传人。

马军、王玲是鲁氏腹部推拿的第五代传人。

鲁氏腹部推拿俗称“揉肚”,是推拿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操作者的双手在被施术者的腹部运用推、拿、揉、掏、点、按、扒、拍、摇等特定的推拿技法,对由于气血淤滞、亏虚、实满、寒热、积滞等原因造成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亚健康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推拿,驱除淤滞在脏腑的气血,达到疏通气血、通经活络、镇静止痛、消除疲劳、调整阴阳、增强体质、调理脏腑、健脾益肾、美容瘦身的作用。鲁氏腹部推拿具有无任何毒副作用、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未病先治、多病同治的功效。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

CopyRight 2013-2022 All Right Reserved 洛阳市文化馆 版权所有 豫ICP备14028689号-1
访问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