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6 2789次浏览
洛阳小调曲,与历史悠久的河洛文化一脉相承,是五千年华夏文明发展史中,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一个亮点。它经历了最初的“哼海神”、“高跷曲”,再由高跷曲搬上舞台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哼海神”是民间在敬神、祭祀、祈求平安的民俗活动中,场所固定、自由参与的哼唱形式。1875年,洛阳南郊素有“老编仙”之称的王凤桐先生,把一个人以第三人称独唱全剧的哼唱曲本,改变成四个踩跷人,都以第一人称踩唱、对唱、对白的形式,进行排练演出,1880年演出成功,高跷曲正式形成。
高跷曲演出活动多为朝拜、庆典、祭祀等等,这种踩着高跷唱曲子、唱着曲子踩高跷的演出形式,在当时极大地增强了对邀请者和观赏者的吸引力。然而在风靡一时之后,逐渐暴露出唱词少、拖腔长,不便对唱表演,且唱腔音低声粗,离远听不清等问题。朱万明先生对高跷曲的进一步润色,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一九二六年农历四月初七,“高跷曲”由踩跷演唱的形式终于登上了高台,一个新的剧种“洛阳小调曲”诞生了。
早期的著名艺人朱天水、朱双奇、朱六来、“上八仙”、“金兰七兄弟”等诸多前辈都为“洛阳小调曲”的创立和发展付诸了大量的心血。《洛阳晚报》在2009年曾连续四十期连载了“洛阳迷”朱天水。
1953年,由洛阳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洛阳市曲剧团正式成立。名家荟萃的曲剧团成为洛阳小调曲当时在传承和发展方面的中流砥柱。1961年排演的《洛阳令》及后来的《掩护》《游乡》、《赶脚》,1982年由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背靴访帅》,把洛阳小调曲唱遍了河南、唱响了全国。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文化动态 艺术活动展演 公益辅导培训 民间艺术 公共文化 总分馆互动平台 在线留言